欢迎来到产园帮!
关于我们
租购咨询热线
400-969-9082
产园帮网> 通化> 东昌经济开发区
  • 建筑图
  • 实景图
东昌经济开发区 出租
暂无价格

物业类型:

写字楼

物业管理费:

暂无信息

占地面积:

暂无信息

开发商:

暂无信息

电梯:

暂无信息

车位:

暂无信息

地址:

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金厂村
【查看地图】
  电话  400-969-9082
周边配套

  东昌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十强镇——金厂镇辖区内,是2005年11月4日经省政府开发办批准设立的新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东昌工业集中区。东昌经济开发区东起通化市金矿、西至夹皮村、南从金厂镇、北到万发拨子,规划面积11.1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5.5平方公里。依据地域实际情况,当前规划建设的起步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开发区与市区相距3公里,交通较为便利,通讯网络畅通,东北部有303国道原线(集安--锡林浩特),西南部有303国道新线,西北部有拟建的通化至丹东高速公路。金厂河贯穿经济开发区腹地,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金厂镇区内的一次变电所和二次变电所为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和江南新城开发,东昌经济开发区势必与市区融为一体,成为东昌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地理优势
  东昌经济开发区坐落于吉林省十强镇中第一个生态经济城镇——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内,东至通化市金矿、南到金厂镇、西至夹皮村、北到万发拨子,总面积17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1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5.6平方公里。
 
  这里山清水秀,阳光明媚,气候条件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4.1-6.5摄氏度,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无霜期110天左右;这里交通通讯网络畅通条件便利,与通化市区仅隔3公里,集(安)—锡(林浩特)303国道从域内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便于吸纳中心城市的技术信息资源;金厂河贯穿经济开发区的腹地,水质好,富含矿物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入驻企业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金厂镇区内的一次变电所和二次变电所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安全可靠充足的电力资源。
园区简介
  东昌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十强镇--金厂镇辖区内,是2005年11月4日经省政府开发办批准设立的新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东昌工业集中区。东昌经济开发区东起通化市金矿、西至夹皮村、南从金厂镇、北到万发拨子,规划面积11.1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5.5平方公里。
 
其他相关
  前景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通化市东昌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并实施中长期规划,对于承接“十五”发展良好势头,抢抓国家、省政府政策机遇与国内外市场机遇,实现经济开发区更快更好发展十分重要。根据吉林省、通化市开发办关于编制开发区“十一五”规划文件精神要求,根据全区“十一五”规划及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特制定了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历史机遇,以建设省级开发区为目标,发展壮大医药、食品、商贸服务房地产业,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加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推动工业集中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人口与自然、生产与生活、消耗与节约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力以赴做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增强整体经济实力。
 
  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项目带动开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推进体制改革,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全方位开放,创造高端对接模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聚集战略,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等束缚,引导生产要素向经济开发区聚集,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发展目标及任务
 
  (一)功能定位
 
  建设以医药、食品、冶金矿产建材为重点,集加工制造、教育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具有一定国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经济开发区;以物流商贸服务为重点,建设成为吉林省东南部物流集散地。
 
  (二)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到2015年,集中区内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亿元,递增10%;财政收入实现1.9亿元,递增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亿元,递增10%;工业总产值21亿元;工业增加值12亿元。到2020年,集中区内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亿元,递增10%;财政收入实现3亿元,递增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亿元,递增10%;工业总产值33亿元;工业增加值19亿元。
 
  2、产业结构目标。优化产品结构,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5∶49∶46。高新技术企业要发展到规模企业的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20%以上。
 
  3、改革开放目标。完成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引进域外资金 60000万元人民币,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外派劳务1000人次。
 
  4、生态环境目标。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全面提升环境意识,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总量控制,使污染问题从源头得以根本控制,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承载力。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85%。
 
  (三)建设布局
 
  依托万通等医药企业,建立医药食品集中区:南部金厂镇东至市金矿,南到新立村,西至夹皮村,北到万发脖子,形成医药食品走廊。
 
  依托通钢及矿产资源,建立冶金建材集中区:东南部东至江东乡银厂村交接处,南到保安河,西至西洪桥,北到平岗。佐安村东至桦树岭,南到通化鹿厂,西到佐安抽水河,北至炮团。
 
  依托钢铁城、医药城和长胜编组站,建立钢材、医药等物流商贸服务集中区:北部环通乡长流村东至水源地下游,南到治安村五组,西至官道岭,北到通化县交接处。西部环通乡西昌村东至市食品厂,南到滴台岭,西至大荒沟,北到西昌村。
 
  冶金建材集中区和物流商贸服务集中区采用自由式的道路系统进行联系,形成带状组团式集中区。
 
  (四)推进建设
 
  创建有药业特色的集中区。依托万通、茂祥、东圣、腾达、金恺威、盛和等药业形成医药走廊。招商域内外医药企业到集中区投资建厂,组建东昌药业集团。
 
  加强核心部位的功能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养配套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引导重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向工业区集中布局。
 
  建设独特和谐的生态集中区。结合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体现田园风光与周边山体的有机结合,建设区在绿中,绿融区里的特色生态区。
 
  实施弹性的规划引导。分期实施,不同区块用不同元素引导,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四、主要任务
 
  (一)做强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通化医药城”品牌,按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方式,组建东昌区药业集团,强力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十五”期间医药企业GMP改造的作用,努力增强产出能力;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整合医药企业资源,增强医药工业整体竞争实力;要加快医药基地建设。建设大规模长白山道地中药材(GAP)生产基地,支持上海同仁堂投资5000万元建设国家级野山参栽培基地,万通药业建设中药材基地,发展中药材面积1.2万亩,产量1800吨;继续增加投入,加快建设通化万通药业甲基斑蝥胺片、“楼莲胶囊”、金恺威药业AKJ-1、AKJ-2新药等重点项目。
 
  (二)做大冶金建材产业
 
  紧紧围绕通化钢铁基地,积极延伸冶金、建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围绕通钢系列产品,建设15万吨钢结构项目、10万吨冷弯型钢项目、7万吨精密焊管项目、8万吨冷轧窄带钢项目。
 
  (三)积极做精食品产业
 
  按照农特产业基地+农特产品加工业模式,培育食品和农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继续培育壮大通化天源绿色饮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双鑫食品、大明奶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五、保证措施
 
  (一)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
 
  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推动资产优化重组,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实现集团化经营。
 
  (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和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打破地域、行业界线,面向社会择优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制定和实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重点引进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宽松环境。搞好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现代企业家和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加快区级人才中心建设,建立动态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分级分类人才信息库。
 
  (三)加强项目规划和建设
 
  推进项目管理建设,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争取立项和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坚持市场化融资;多元化投入,合资合作、资本运营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支持重点产业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搞好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按期投产达产,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规划开发一批远期项目。从全区经济长远发展着眼,规划一批基础项目,挖掘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充实经济发展项目库。搞好可行性研究论证等前期工作,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实施。
 
  (四)努力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创造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思想舆论环境。把全区上下的思想和行为定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上,定位到“改善环境、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从我做起”上来,形成浓厚的加快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有利于发展的优惠政策,强化监督检查,抓好政策的落实;引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完善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加大“清费治乱减负”工作的力度,规范收费主体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一条龙”办公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跟踪负责制和绩效评估制;规范服务行为,推行“公示制”、“承诺制”,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服务秩序;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职能部门和社会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 。
地图
租购在线咨询
发送验证码
提交成功,专业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租购咨询热线 400-969-9082